借名登記合法嗎?借名登記的 10 個祕密,律師報你知!

常聽長輩說,借名登記的好處多,但你知道嗎?借名登記可能成為法律糾紛的導火線! 借名登記是否合法?如何舉證?是否能返還?別擔心,今天這篇,就由專業不動產的律師:土地糾紛律師團隊,解析借名登記的 10 個關鍵重點,協助你在風險發生前做出正確的法律選擇!

目錄

分享至:

常聽長輩說,借名登記的好處多,但你知道嗎?借名登記可能成為法律糾紛的導火線! 借名登記是否合法?如何舉證?是否能返還?別擔心,今天這篇,就由專業不動產的律師:土地糾紛律師團隊,解析借名登記的 10 個關鍵重點,協助你在風險發生前做出正確的法律選擇!

什麼是借名登記?

首先我們要了解,什麼是借名登記?

借名登記,俗稱「借人頭」,指的是一方出資購買財產,但出於某些原因,卻登記在另一方名下的情況,常見於房屋、土地等不動產。表面上名義人擁有所有權,但實際上財產歸屬於出資人。常見於夫妻、父母子女、或企業與員工之間。

為了方便說明,在借名登記法律關係中,實務與學理上慣用以下術語:

  • 出名人(名義人):不動產登記名義上的所有權人,登記於地政機關不動產登記簿謄本上的人。在法律形式上,出名人即被視為所有人,依法享有處分、使用、收益等權利。
  • 借名人(實質出資人):實際出資取得不動產者,但因某些原因未將不動產登記於自己名下。

借名登記例子

例子一:父母出錢買房登記在子女名下

林先生出資 1000 萬元,替剛成家的兒子購買一間房屋,考量未來贈與稅問題,便直接將房屋登記在兒子名下。

例子二:買房借用朋友名義登記

張經理因個人信用瑕疵,無法申請房貸,遂請信任的朋友陳小姐代為申貸與登記。

借名登記用途

借名登記在實務上之所以普遍,主要是基於以下幾種常見用途與考量:

避稅

部分人為了規避贈與稅或遺產稅,選擇將不動產登記在親屬或信任人名下,以達到節稅效果。但這種做法存在法律風險,一旦被認定為贈與,仍可能面臨稅務追徵。

貸款與信用限制

借名人因信用不良、貸款額度不足或其他金融限制,無法自行取得貸款,遂請信用良好的人代為申貸並登記不動產,以利完成購屋。

資產保全

債務人擔心名下財產被債權人查封,故將房屋或土地登記在他人名下,以避免強制執行。但若被法院查出此種規避行為,可能導致財產仍被追回。

家庭或商業策略安排

為避免家庭成員之間的財產糾紛,暫時將財產登記於他人名下,期望資產得以妥善管理。而企業有時為了資產隔離、股權安排或管理便利,也會將資產登記在員工或合作夥伴名下,實現特定經營目的。

儘管借名登記用途多元,但每種用途背後都隱含法律與財務風險。尤其當事人未做好契約約定及證據保存,一旦產生爭議,財產權屬很可能因登記名義而受限制,這也是專業法律輔助在借名登記中不可或缺的原因。

若你也遇到借名登記糾紛,千萬不要輕忽其中的法律複雜性與風險。唯有透過專業律師的協助,才能釐清權利歸屬,制定妥善的因應策略,保障你的財產安全與權益。立即加入土地律師的官方帳號,尋求法律諮詢,避免因疏忽而導致無法挽回的損失!

借名登記法律效力

借名登記在法律上屬於一種特殊的登記形式,根據不動產的登記制度,登記名義人在法律上被推定為所有權人,享有對該不動產的使用、收益及處分權。旨在保障交易安全與第三人信賴。

然而,借名登記的實質出資人(借名人)若能提出充分證據,證明不動產登記純屬名義借用,而非真正的所有權轉移,法院得以撤銷該登記的推定,承認實質所有權歸屬借名人。

簡言之,借名登記的法律效力受限於「登記推定所有權原則」,並非形式登記即為真正所有權。實質所有權需透過舉證證明,但法律對登記名義人的保護相當嚴格,借名人須謹慎評估風險並確實保存相關證據,以防止權益受損。因此,借名登記在法律上並非完全合法或有效,而是需視具體證據與事實判斷,具有高度不確定性與爭議性。

借名登記可能導致的風險與糾紛

因此,我們可以看到幾個借名登記引發的典型糾紛,足以說明其潛藏的法律危機:

  • 名義人過世:一旦出名人過世,其名下不動產將依法列入遺產,進入繼承程序。借名人若無完備證據證明為借名登記,將難以主張所有權,極可能喪失該財產。
  • 名義人惡意出售或設定抵押:名義人擁有法律上的登記權限,可自行出售、轉讓或設定抵押。若出名人未經借名人同意處分該不動產,實質出資人將面臨重大財產損失。
  • 名義人個人債務遭強制執行:出名人若因債務糾紛遭法院強制執行,其名下財產即可能被查封、拍賣,儘管借名人實際出資,仍無法阻止法院程序,財產亦恐因此流失。

這些爭議在實務中屢見不鮮,許多人基於信任、節稅或資產保全,選擇將房屋或土地登記在他人名下,卻忽略登記制度所強調的公示力與名義效力。一旦名義人反悔、身故或遭強制執行,真正出資者極可能失去對財產的掌控。

借名登記處理辦法 1:借名登記契約

當面臨借名登記關係時,妥善處理的關鍵在於證據的確保法律架構的建置,避免將單純的信任變成日後無法主張權益的漏洞。

根據最高法院見解,借名登記側重於信賴關係,性質上與委任無名契約相似,因此可以類推適用民法委任的相關規定。因此雙方可於借名登記前訂立書面契約,明確約定彼此的權利義務,並保留完整憑證。內容記載:

  • 雙方基本資料:包括借名人與出名人之姓名、身分證字號、聯絡方式等。
  • 不動產資訊:土地或建物的門牌地址、地號、建號及產權登記資料。
  • 出資與資金來源說明:指明實際出資人、出資金額、支付方式及金流紀錄。
  • 登記原因及法律性質說明:表明登記名義僅為形式登記,雙方並無贈與、買賣或讓與等意圖,財產所有權仍屬借名人。
  • 財產處分限制條款:明訂出名人不得未經借名人書面同意,自行處分不動產。
  • 返還約定:明確何種情況下應返還登記名義,返還方式及必要配合事項
  • 爭議處理條款:包含訴訟管轄地、適用法律,以及違約責任與損害賠償方式。

當事人若有借名登記需求,切勿僅憑口頭約定或親友間的信任進行操作,應透過專業律師協助擬定書面借名登記契約,確保雙方權利義務清楚明確。

而一份經由律師量身訂製的借名登記契約,不僅提升法律保障,更是在發生糾紛時,捍衛財產主張的有力依據。與其事後處理糾紛,不如事前做好風險防堵。現在就到土地律師的官方 Line 諮詢吧!

借名登記處理辦法 2:借名登記公證

當雙方當事人進行借名登記時,將借名登記關係以書面契約形式確立,委請具公信力的公證機關對契約內容進行公證認證。

公證雖非必要,但能提高契約的證明力與可信度、降低爭議風險,保障權益落實。若經法院認可,公證契約在舉證上具備強而有力的佐證效果,有助於法院認定借名事實。大幅提升了借名登記契約的法律效力,為未來可能發生的權利糾紛預先築起強而有力的法律防護牆。

借名登記處理辦法 3:借名登記訴訟

當借名登記關係破裂或出名人否認代持事實時,借名人為保障自身權益,常見的訴訟方式包括提起「返還請求權」「所有權確認之訴」等等。

借名登記返還請求權

  • 委任關係請求返還:根據民法第 540 條,若雙方間存在明示或默示的委任契約,借名人可請求出名人「返還委任物」,也就是將登記名義更正或交付標的物。
  • 所有權確認之訴:借名人亦可直接提起確認其為實質所有權人的訴訟,請求法院認定該不動產所有權屬於自己,再據以辦理更正登記。通常需要能證明出資事實、能證明雙方原有借名合意、無贈與或買賣之法律關係等要件。

借名登記舉證責任

法院明確指出:舉證責任在借名人。若借名人無法提出有效證據,法院通常將依登記資料認定登記名義人為合法所有權人。這將導致借名人返還請求權難以成立,甚至面臨財產損失。

借名登記訴訟的勝負關鍵,在於借名人是否能以充分、具體且連貫的證據,推翻土地登記的形式推定。若未充分準備,將面臨敗訴風險,財產權益難以保障。

借名登記糾紛不容輕忽,找專業土地律師協助蒐證與訴訟規劃,才是守護財產的最佳途徑!

借名登記糾紛就找土地糾紛律師協助!

無論是協助擬定借名登記契約、公證,還是代理返還請求與所有權確認訴訟,土地律師都能提供最完善的法律支援與風險控管,幫您化解複雜糾紛,守護寶貴財產。

土地糾紛律師提供:

  • 專業法律判斷與風險控管
  • 精準契約擬定與審核
  • 訴訟與爭議解決專業
  • 多面向協調與談判能力
  • 個案量身訂做服務

土地糾紛律師團隊:楊蕙謙律師與呂奕賢律師,熟悉不動產法規與豐富訴訟經驗,熟悉土地相關民事訴訟、返還請求、所有權確認及強制執行程序,提前預見潛在風險,提供最合適的法律建議,保障客戶在法律戰中佔據有利地位。

立即諮詢土地律師,由專辦借名登記糾紛的專業團隊,為你設計風險最小化的處理方式。

借名登記,不該是一場賭注。讓土地律師為你的財產劃下安全底線!

讓最專業的土地糾紛律師團隊! 守護您家的權益!

分享至

著作權由「土地糾紛-法律中心」所有,非經正式書面授權,不得任意使用。

推薦精選

熱門文章

最新文章

參考資料

Picture of 楊蕙謙律師
楊蕙謙律師

楊蕙謙律師具臺灣大學法學士、
成功大學法學碩士資格,
現為建權國際商務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

擅長領域為行政訴訟、土地及不動產事
件、工程事件、建築及都市計畫事件、一般民事、家事、刑事訴訟等。

楊蕙謙律師曾代理政府機關辦理多項民事、行政訴訟事件,其中不乏社會矚目之爭議案件,

例如芝山岩景觀管制都市計畫事件、美河市案、大彎北案、台肥新村都市更新案等。

error: Content is protected !!